资讯中心信用动态

特别策划:物流“信”航标

发布时间:2020/6/18 9:20:22   点击量:9675

有人说,物流是文明的一种标尺,因为它追求用最小成本和最短时间完成物质在空间上的转移;物流能力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标杆,强大的海陆航运能力由此彰显。近年来,快递业这一物流的重要分支异军突起,已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强物流企业活力,提升行业效率效益水平,畅通物流全链条运行,物流业信用体系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当下,随着物流业信用时代的加速到来,“信用”正成为引领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新航标。

  ——题记

 

  高速公路上,一辆辆集装箱卡车疾驰而过;在港口,塔吊密集挥舞,大型货轮来回穿梭;一声鸣笛,满载货物的班列从站台缓缓驶出;停机坪上,全货机航班数不断增加;社区街道间,快递小哥将一个个包裹送至收件人手中……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供给、一头连着消费需求,水陆空接力运输的繁忙景象勾勒出我国物流业加速前进的良好态势。

  今年前两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延期复工,物流运输需求减少,导致快递物流指数、公路货运量、快递量等物流指标均出现断崖式下降。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数据显示,3月开始,物流业景气指数持续平稳回升。伴随着物流业迅速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我国经济重启也按下“快进键”。

  在我国《物流术语》中,物流被定义为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的相互结合。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为经济要素流动、疏通上下游产业链提供基础性支撑,被称为观察经济的“晴雨表”。同时,作为物流中零散、快速、精确派送部分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快递业伴随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展迅猛,已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行业信用缺失现象愈发凸显,市场主体“小、散、乱”,违法、违规、违约行为频现等现象引起交易成本增大,影响社会效益,制约物流业健康发展。

  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物流信用体系的建设将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环境,而监管难以触及的环节,信用体系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从蹒跚学步到跨越式发展

  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

  从人力肩扛手提的“苦力活”,到自动化智能化运营的“人机协作”;从大宗货物运输,到小额网络购物;从单一运输方式,到多式联运……随着运输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加快应用,我国快递物流服务质效日渐提升。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物流相关法人单位40万家左右,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2019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近300万亿元,并且继续保持着增长态势。

  今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中国信用》杂志记者注意到,“物流”“快递”已连续多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2015年“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仓储和冷链等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努力大幅降低流通成本”,2019年“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推动降低用能、用网和物流等成本”等。快递物流发展的脚步和期待日渐清晰。

  我国现代物流业“蹒跚学步”历史并不长,改革开放大潮兴起,物流概念才被引入。自上世纪80年代起,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传统国有流通和交通运输企业涉足现代物流,民营物流企业应运而生,物流市场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合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积极推动物流业发展,发布各项物流业国家标准,进一步助力行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快递业这一物流的重要分支异军突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上世纪90年代初,早期民营快递企业显现雏形,主要运送海关报关单、商业合同等。2003年淘宝网成立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业迅速壮大,民营快递业借助这一东风,主营业务从报关单等公司件转向了“淘宝件”以及其他电子商务的快递件。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快递业的“通达系”。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行业贯穿一二三产业,是促进供给与消费相匹配、相协调的核心环节。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把物流业提升到基础性、战略性高度。2016年以来,国务院及政府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放管服”改革。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为新时代物流业和现代供应链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在127个城市布局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

  自此,我国物流业进入从“物流大国”到“物流强国”的创新发展新阶段。

  一组数据足以见证我国物流业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全社会货运量从1978年的32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462.24亿吨,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位列全球第一,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十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一,快递业务量突破600亿件,连续6年稳居全球第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不仅对产业升级、流通业改革、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和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近年来,科技应用引领物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日趋明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加快应用,物流业务实现全链路在线化和数字化,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奠定重要基础。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无人驾驶、无人码头等智能装备使用场景增多,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逐步落地。平台经济日益兴起,在整车运输、城市配送、航运货代等领域涌现了一批整合零散资源、活跃用户数领先的平台型企业,市场集约化、规模化明显增强。

  在物流业转型升级、新旧模式并存、业态重塑的关键时期,也伴生了一些新的不合规运营问题,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行业公信力、认可度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经过40年发展,我国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规模总量居世界第一。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不高、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联通不够、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物流强国”的建设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健全物流业信用体系,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促进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同时,对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从草莽发展到愈加规范

  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蜕变

  不多交钱货就消失;物流专线公司跑路,商户货款无法收回;无证经营,不遵守市场准入规则……回顾物流业发展历程,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乱象制约着其发展,亟待行业各方共同探索建立信用约束机制。

  山东德州的李先生近日就遭遇到这种“黑物流”。李先生一批发至四川乐山的货,发货数日后仍迟迟没有送到,不仅如此,李先生还接到威胁电话,而威胁他的正是他从网上找的“低价”物流公司。

  无独有偶,广西袁先生最近也遇到类似的事,不同的是,他的货物目前在广西,而“黑物流”向他索要金额,从3万到后来的2万元,袁先生跟同行交流得知,不少同行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相对于正规物流企业,“黑物流”通常没有营业资质,以从事物流为名,行非法侵财之实。他们以低于市场价的运价承接货物,运输过程中擅自将货物中转,伺机更改发货人信息,然后抬高运价或者额外增加费用,“威胁”发货人打款后再发货,或者隐匿货物地点,不达要求就销毁货物。

  对于“黑物流”,有媒体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法律体系不完善,失信违约成本低;二是信息化水平较低,货物追踪不便造成各方信息不对称;三是诚信教育不足,信用意识谈薄;四是缺乏技术手段约束,货款应通过独立平台支付。

  进入6月,物流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产能逐步恢复,作为产业链上的“毛细血管”,物流企业从初期的复工审批、防疫物资短缺到复产后的现金流压力增加、货源缺乏,都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一位中小物流企业主告诉记者,物流行业,回款周期长,通常是月结90天,也就是三四个月,有的甚至半年。而疫情期间,有些客户未能按时付款,再加上员工工资,以及日常运营开销,出口物流承运商还面临着物流时效降低和物流成本大幅上升的挑战。无疑,现金流是公司面对的最大现实压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物流与供应链企业复工达产营商环境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一季度,51.7%的物流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盈利企业仅占29.2%。值得注意的是,小微企业盈利堪忧,57.6%的企业反映出现亏损,亏损面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企业融资环境相对趋紧,39.2%的企业认为一季度融资环境与去年同期相比趋紧。

  针对金融环境改善,《报告》提出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对中小企业的直接信贷业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创造条件,设立运费垫资、燃油费预付、车辆贷款、信用融资等专项贷款额度,提高首贷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贷款利率,真正打通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绿色通道”等四条建议。

  近年来,伴随电商行业迅速发展,快递服务刷新了消费者对物流方便与快捷的认识。实际上,信息泄露、快递刷单、包裹破碎丢失、恶意投诉等问题一直是快递行业不可回避的痛点。在一次次社会热议、行业规范、监管强化的过程中,快递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也逐渐从泥沙俱下的草莽时期,进入了一个愈加规范化的阶段。

  2018年初,有媒体做了一项民生调查,百姓眼中“开门七件事”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开门七件事”中“网购收快递”位列首位。发货及不及时?能否按时完整收到货?当“网购收快递”成为“新开门七件事”之一,与快递服务相关的一举一动都足够牵动人心。

  “在快递实名制全面普及的今天,快递隐私面单的推行并不理想,这为网络诈骗、群发骚扰短信等提供了便利。特别是疫情期间,居家抗疫的一大批老人也学会了网购,他们的信息一旦泄露,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局接发员柴闪闪说。

  柴闪闪在调研中发现,疫情期间,快递没法进入小区,不少快递小哥便在小区门口“摆地摊”,由于很多快递没有采用隐私面单,来取快递的市民可以轻易看到其他市民的信息。

  隐私面单与快递实名制二者相互支撑,既保证了寄递物品安全,又保护了信息安全。

  2018年5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在快递实名制方面,《条例》明确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收寄。

  用户信息安全存隐患,快递实名制的全面推行就难以保证。业内人士分析,政府部门应在加强快递企业内部信息运营监管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快递企业使用隐私面单技术,为每一份附在快递上“奔走”的个人信息套上一件“防护服”。同时,监管部门可加强对快递公司监管,建议快递实名制纳入个人和公司诚信考核,重塑彼此间的信任,推动快递实名制尽快驶入快车道。

  当下正值“618”年中大促,凡在电商促销节点,一周收几个快递甚至几十个快递已经成为部分消费者的家常便饭。考虑到业主不是经常在家,有些小区物业会在小区门口设立快递柜或代收点。而快递员们为了赶时间,也会选择将快递放到快递柜或代收点,而不是等待客户亲自取件,由此引发的“快递擅放代收点,遭遇纠纷谁该担责?”“代收包裹意外遗失,谁该赔偿?”“未保价的贵重物品快递遗失,怎么赔?”等问题成为消费者普遍关注的话题。

  对此,北京市房山法院燕山人民法庭法官助理贺明星提示,如果因为快递丢失产生纠纷,寄件人或收件人可以依法选择协商、投诉、申诉、仲裁、起诉等方式进行维权。收件人要注意保存在邮寄快件过程中,与快递员或快递公司的聊天记录,尽量采取文字形式沟通,并对聊天记录进行截屏,同时要注意保存所有单据,可以作为证据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从提升水平到细化标准

  信用应用覆盖面不断扩大

  今年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外公布,再次要求深化关键环节改革,降低物流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税费成本、信息成本、联运成本和综合成本,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提升物流效率,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较高,问题集中体现在“三难”“三多”“三低”“三不畅”上,融资难就是其中之一。为此,《实施方案》给出了物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信用”新路径,明确充分发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作用,推广“信易贷”模式。

  物流业衔接生产与消费,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此次“信用”助力物流企业融资只是近年来各部门通过信用手段解决物流业问题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4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七部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我国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提高我国物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物流本身需要调节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以诚信做基础。诚信体系的建设可以密切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降低在企业合作、扩大规模,以及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过程当中的交易成本。“没有诚信体系的建立,谁也信不过谁,无疑会加大交易成本。”

  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20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运输物流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失信主体列出五大类27项联合惩戒的具体措施,包括对失信主体申请从事道路、铁路、水路等经营业务,在班线和航线审批、经营许可等方面依法实行限制性管理措施;对失信主体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法予以限制;对失信主体在取得政府供应土地方面依法予以限制;将失信状况作为金融机构融资授信时的审慎性参考等。2019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关于加强和规范运输物流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细化了标准。

  2019年3月,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24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中,也特别明确,健全完善物流行业信用体系。提出研究出台运输物流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黑名单”管理办法,明确严重失信企业标准,构建政府层面失信惩戒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信用机构作用,组织建立物流企业信用联盟,鼓励开发针对物流行业的信用产品,推动信用信息市场化应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效果。

  除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深耕物流信息化应用,也推动着现代物流发展。

  19日16时30分,货车装载货物驶离工厂;20日10时12分,货物抵达温州铁路货站;22日8时12分,货物经铁路到达宁波港铁路货站;24日11时30分,货物装载完成,货船离开宁波港;26日17时30分,货船抵达东京港,等待卸货……登录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网站,输入运单号,货物在公路、铁路、水路等物流节点的实时位置一目了然。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像查询快递状态信息一样,轻松查询货物实时位置正在成为现实。

  记者了解到,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发起共建,面向交通物流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基于物流大数据的运行监测、决策分析与行业监管服务,逐步形成运用大数据加强物流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新模式。

  据国家物流信息平台负责人孙腾达介绍,在便民服务方面,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供应链各类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提供政策法规、资质与诚信信息查询、“一窗式”服务等便民服务,提供跨区域、跨运输方式的各类运载工具动态跟踪服务,提供国际范围的船舶动态、港口集装箱状态等国际物流信息共享查询服务。在企业服务方面,平台面向网络物流交易平台、无车承运人、连锁型物流园区等平台型企业,提供运载工具、从业人员、从业企业等基础数据验证服务,提供物流基础信息验证、物流诚信信息共享、物流数据应用协同创新、物流动态信息推送、物流跨平台用户信息共享等服务。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曾对1000名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面对“当一些比较贵重的东西需要快递时,您是否信任快递公司?”的问题,只有3%的消费者选择信任,54%的消费者选择不信任。

  建立快递行业信用体系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2015年11月,国家邮政局印发《关于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部署 ,提出到2020年底要形成快递业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该《若干意见》规定,快递信用体系以建立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为重点,并先期建立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和邮政行业监管信息系统等工作。同时提出,积极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将信用评定得分作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实施信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2017年12月,国家邮政局印发《快递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快递业信用信息的采集、评定、应用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规定,提出对快递企业建立唯一电子化信用档案,并进行信用评定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对以加盟方式经营快递业务的,在信用建设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强化了总部在信用管理方面的主体责任。

  2018年3月,备受关注的《快递暂行条例》正式发布,我国快递业正式走上法治之路。明确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快递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快递业信用记录、信息公开、信用评价制度,依法实施联合惩戒措施,提高快递业信用水平。

  关于“建立快递业信用记录,实施联合奖惩”的理念在相关文件中多次出现,不出意外地成了热议话题。在众多网友留言中,大家对快递的服务质量、信息安全等问题最为关注。同时,快递公司也呼吁,对于诚信经营者,应予以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

  2019年7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支持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实施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探索对守信快递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着力提高全行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从行业自律到技术创新

  多方探索创新信用监管

  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我国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加强物流信用服务机构培育和监管,推进信用记录建设、共享和应用,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完善物流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推动行业诚信文化形成、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专业物流领域信用建设试点,加强物流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我国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明确了“路线图”。

  各地方、行业组织、龙头企业以《指导意见》为引领,结合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物流服务需求,以及自身经验和优势,以问题为导向,着手探索物流行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信用”方案。

  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推动信用记录建设和信用评级,不断完善物流诚信信息共享交换标准,行业诚信文化逐渐成型。

  在信用记录建设和信用评级方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全国物流与供应链的综合性行业组织,2007年以来,按照《物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物流企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等规定,积极开展物流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已向社会正式通告了二十五批共736家A级信用物流企业。这些A级信用企业的推出,对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约束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3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再次向各地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办公室、各物流企业发布通知,开展第二十六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介绍,2015年7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宣布成立“中物联物流信息平台诚信公约联盟”,并发布“物流信息平台诚信公约倡议书”,首批24家联盟成员单位以共认“诚信公约”的形式,共享信用信息,践行诚信承诺。

  在建立物流诚信相关标准及管理办法方面,2015年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7家物流行业核心平台企业,以应用实践为基础,共同发起并起草了以物流诚信信息共享与交换为核心的团体标准——《物流诚信共享信息构成要素及交换要求》,于2016年10月正式发布。这个标准的发布实施,旨在建立互联网模式下对失信物流企业或从业者的惩戒环境,促进“互联网+物流”模式下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2017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团体标准,组织23家物流平台企业签署联合惩戒备忘录,共同制定《物流平台黑名单共享体系标准》《物流服务平台黑名单管理办法》及共享机制,并已顺利实施。

  守信激励是推动企业强化自身诚信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各地结合自身情况,推出相应的守信激励服务和产品,让企业诚信释放更大价值。

  厦门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装箱港,是我国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也是全国12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厦门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骨干港口,信用建设不可或缺。

  从2016年开始,厦门港大力实施信用体系建设,覆盖港口经营人、水路运输经营人、船舶服务业经营人及水运工程建设经营人等全行业四大领域,有效引领全行业规范发展。2018年8月,厦门港口管理局正式启用“厦门港航企业社会信用管理平台”,这意味着厦门市港航信用管理评价工作依托信息平台开展,操作更规范,口径更准确,评价更客观。

  据厦门港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厦门港全港全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按AA、A、B、C、D分级分类管理。对于AA级企业,在港航业项目招投标加分、政策扶持优先、行业办理绿色通道等方面,都可享受守信激励措施。“这让企业看到了信用的重要性,也强化了企业主动参评、冲击AA级信用等级的意愿,进而使守信经营蔚然成风,诚信成为厦门港的一项重要营商环境。”

  受疫情冲击影响,今年以来福建港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剧增,生产经营面临困难。近日,厦门港口局主动对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全国信易贷平台厦门站,举办银企对接座谈会,增进银企了解互信,创造融资合作契机。同时,厦门港口局充分发挥厦门港航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评价体系作用,将厦门港航企业信用评价系统与全国信易贷平台进行链接,实现信用数据共享,为金融机构提供授信参考和信用增进,有效缩短金融机构尽调时长,帮助信用良好的企业提升融资效率,形成以信用为纽带的新型综合金融服务机制。目前,已有1家港航企业与厦门农行达成千万级融资意向外,还有多家港航企业与金融机构进入意向商谈。

  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快递领域的新问题以及潜在性风险随之产生,有关部门和龙头企业也纷纷采取“信用”手段,予以应对和防范。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35.2亿件,庞大数据的背后,快递垃圾也随之成为环保难题。

  国家邮政局全面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应用和行业节能减排,2019年,成立了行业生态环保工作部门,建立了行业生态环保信用约束机制,开展社会监督、定期通报和跨区域督导检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2020年,邮政业力争实现“9792”目标,即“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新增2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

  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的200多个小区设立了绿色回收点。除社区外,全国4万个菜鸟驿站和3.5万个快递网点也接收快递包装物,分类回收。

  “很多顾客都会选择在这里拆开包裹,如果里面有手提袋就把纸箱留下,给前来寄件的人使用。”在江苏省无锡市红豆国际苏宁小店的快递架旁,蓝色的回收箱十分醒目,里面塞着展平的纸板,店长张女士介绍,这些都是取快递的市民留下的,市民的快递包裹回收意识正在变强。

  2019年8月,江苏省邮政管理局联合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等7部门,发布《江苏省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其中特别强调,将快递绿色包装纳入绿色产品信用体系建设,为违法违规责任主体建立黑名单制度,推动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探索建立快递绿色包装信用体系,对研发、生产、使用快递绿色包装的企业、商家给予信用加分。积极拓宽绿色信用体系的覆盖范围和应用领域,对绿色守信主体,在搜索排序、流量分配、营销活动参与机会等方面给予倾斜,将绿色信用失信主体纳入信用“黑名单”。

  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有的甚至陷入诈骗案件,这些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麻烦”可能都来自人们随手丢弃的快递包装,快递面单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事实上,早在2017年,不少快递企业就推出了“隐私面单”服务,并在快递面单上用“星号”或“笑脸”代替用户的姓名或手机号码中间的数字,以此保护用户隐私信息。

  2017年5月,顺丰首度对外展示了已经开始试点的“丰密面单”。在“丰密面单”上寄件人信息不显示、寄件物品信息全保密、收件人电话仅显示后四位数。此外,顺丰推出“脱敏呼叫”和“隐私号呼叫”,经过严格的权限限制,顺丰30万快递小哥既可通过顺丰自建的收派APP正常联系客户,又无需接触客户电话。保证客户正常收寄包裹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工作人员对客户电话的接触。

  同时,京东、圆通等企业也在快递单上做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京东采用“微笑面单”,用户在包裹上的姓名和手机号信息,以笑脸符号代替。圆通则推出“隐形面单”,对用户的手机号、姓名、地址部分信息做加密处理。

  面对越来越多的快递企业推行隐形面单,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快递行业面对国家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解释后的一次集体积极回应,保护个人隐私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成为企业的“底线”或“红线”。同时,这也将给公众个人隐私保护提升带来机遇。

  从企业自治到行业共治

  信用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上线全自动机械化分拣系统设备,大大节约人工成本;扫扫二维码,实时追踪快件位置;布局智能快递柜,无接触安全取件……在浙江温州,伴随越来越多的“黑科技”上线,快递正变得更加“智慧”和“聪明”。

  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为物流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国5G网络的普及以及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发展,不管有没有发生疫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购物方式都是趋势,智慧物流是未来的必然。

  与此同时,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中,未来一个时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入成熟期,物流数字化、在线化、可视化成为常态,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各方主体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通过政企合作、跨界协同不断探索与尝试,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将重塑物流行业新生态。

  当前,随着我国“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监管重点正由以审批为主的事前资质监管转向以信用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区块链技术商业化,物流信用记录方式、契约规则将发生改变,物流信用系统、物流金融创新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政府监管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货运市场监管向实时监管、视频监管、远程监管、平台监管发展,监管信息透明化程度和监管力度得到加强。

  在此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用非凡。

  区块链技术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果之一,被称为“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如何抢占区块链技术创新的制高点,正在成为包括快递物流业在内的越来越多企业、科研机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在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相峰看来,区块链的特性将对快递物流业中广泛存在的信息泄露、信息孤岛、信息造假以及跨境电商结算手续繁杂等问题带来革命性突破,从而让全行业普遍采用的商业模式及信任机制得到重塑。针对快递物流信息造假问题,通过搭建商品防伪和溯源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追踪商品流向,防范虚假物流记录。区块链通过时间戳、分布式存储以及非对称加密等技术,能够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形成不可篡改的记录,在技术上保证数据是真实有效和唯一的。电商运营人员和最终消费者可通过全链路物流信息的比对,有效防止非法和虚假物流记录,从而达到追溯源头和商品防伪的目的。

  同时,大数据也将为物流业信用建设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目前,“大数据”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智慧城市、物联网等行业的关系日益紧密,正在引领物流业走向数据智能化时代。

  对此,有业内专家认为,物流大数据应用将为物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通过对物流数据的跟踪和分析,物流大数据应用可以根据情况为物流企业做出智能化的决策和建议。在物流决策中,大数据技术应用涉及竞争环境分析、物流供给与需求匹配、物流资源优化与配置等。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及合理地运用这些分析成果,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物流业务运作过程中商品配送的所有信息,进一步巩固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增加客户的信赖,培养客户黏性。

  物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强物流企业活力,提升行业效率效益水平,畅通物流全链条运行,物流业信用体系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

  如何在新时代下构建适应、引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信用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任务。对此,业内专家建议,诚信保障物流交易的效率与安全,扩大物流生态的规模与效益,但诚信不止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平台的事。在构建运输物流业信用共同体的进程中,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每个物流业从业者共同努力、共同参与,进一步推进企业自治到行业共治,发挥信用在促进物流与金融、互联网、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有人说,物流是文明的一种标尺,因为它追求用最小成本和最短时间完成物质在空间上的转移;物流能力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标杆,强大的海陆航运能力由此彰显。当下,随着物流业信用时代的加速到来,“信用”正成为引领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新航标。